【健康知识】老肺病如何平稳过冬
俗话说“肺病三分治七分养”入冬后,慢性肺病患者到底怎么养,才能安然平稳度过冬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周亚飞,他已从事15年护理工作,是该院首位男护士长,是深受患者和其家属信任的“提灯男神”,听听他有哪些护理妙招。
近期患者明显增加 慢阻肺加重的尤其多
“最近一个月,不管是呼吸内科普通病房还是监护室,病号量都明显多了。目前,我们监护室17张床全住满了,近一半有慢阻肺、支气管扩张等慢性肺病史,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尤其多。”
2024年是周亚飞在洛阳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第8年,说起“老肺病”,也就是慢性肺部疾病,他深有感触地说,天气对“老肺病”患者影响特别大,每年秋冬天只要冷空气一来,病号量就上升得特别快,根据往年经验,现在还不是病号量最多的时候,一般是到每年12月至次年1月。
肺病三分治七分养? 肺有“四怕”是真的吗?
俗话说“肺病三分治七分养”,这是真的吗?
“可以这么说,主要跟肺病易感染复发等因素有关。对肺病患者来说,日常的调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周亚飞说,慢性肺病患者的肺脏很脆弱,生活中一些看起来不打眼的细节,比如一次开窗,都可能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因此,每次送患者出监护室,医护人员都会千叮咛万嘱咐,仔细跟患者和其家属交代护理注意事项。
“养得好了一个冬天没事,养得不好一个冬天住院几次甚至十几次的,我们都遇到过。”周亚飞说,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他总结肺有“四怕”,一怕冷,二怕干,三怕脏,四怕忧。“寒冷天气容易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过于干燥、空气污染和烟雾都对肺脏健康不利,保持良好心情对全身健康都有利,同样的病来我们科住院,乐观开朗的和总是忧心忡忡的,不管是住院时长还是康复效果,都可能截然不同。”
养肺“五字诀” 助肺病患者安然过冬
结合慢性肺病冬季发病特点和多年的护理经验,周亚飞总结了下面这些过冬提醒和小妙招,总结下来就是五个字:衣、食、住、行、情,供老年慢性肺病患者及其家属参考。
●衣
老肺病患者对寒冷刺激极为敏感,哪怕是吸了一两口凉气,可能马上就感觉不舒服,甚至导致病情急性加重,所以保暖不容小觑。室外温度低于10℃时,尽量不要外出,如需外出,戴好帽子、围巾、口罩,保护头部、颈部和口鼻。
●食
慢性肺病患者,要注意增加营养的摄入,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肉、蛋类、核桃、大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帮助减少反复感染。
有没有护肺的食物呢?周亚飞说,平时他们会建议多吃抗氧化食物,比如蓝莓、樱桃、西兰花等,有助于保护肺健康。
●住
刚才说了肺脏怕冷又怕干,对肺病患者来说,冬季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至关重要。温度、湿度越高越好吗?“并不是的。”周亚飞说,一般来说,建议室温控制在22℃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可以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几盆水增加空气湿度,尤其是在使用暖气或空调的情况下,帮助缓解呼吸道干燥。
●行
想户外出行,先室内锻炼。周亚飞说,患者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在家打打太极拳、做做瑜伽,还可以做下面这两种呼吸锻练养肺。
腹式呼吸:先用鼻吸气,吸气时小腹尽量鼓起,吸满气后再缓缓呼气,节律要缓慢而深,以不感觉憋闷为宜,每次锻炼持续15至20分钟,每天3次,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缩唇呼吸:尤其适合慢阻肺患者,操作起来很简单,用鼻子深呼吸,然后将嘴巴缩成哨子形状,缓慢呼气,原理是通过增加呼气时的阻力,减少肺内残气量,帮助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肺缺氧症状。
●情
慢性肺病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带来双重打击,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也是一味“良药”。
(转载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