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卢氏县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4月14日在卢氏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卢氏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万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五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宝贵经验
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卢氏发展史上具有伟大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是卢氏经受大考验、实现大发展、蓄势大赶超的五年。这五年,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县上下顽强拼搏、奋楫笃行,在困境中闯关过坎,在压力下砥砺前行,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办成了一批又一批实事,实现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千年夙愿,夯实了经济发展的牢固根基,擦亮了清清卢氏的亮丽名片,织密了基本民生的保障网络,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圆满完成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开创了卢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1]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工作大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如期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卢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脱贫攻坚铸就历史性伟业。五年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发展机遇,选派9000余名结对帮扶干部、203支驻村工作队,“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六个精准”全面落实,“五个一批”扎实推进,2.6万户9.4万人全部脱贫,1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困扰卢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要之举,累计投入20.3亿元,2018年底,提前一年完成了占全省任务八分之一的 33695人“十三五”搬迁任务,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县”。产业就业支撑有力。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7.2亿元,发展产业项目1166个、建设扶贫产业基地375个、扶贫就业基地23个、光伏电站154个,创造就业岗位1.4万个,上万名搬迁群众受益;累计开发公益岗1.2万个,劳动力就业16万人,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应就业尽就业,成功通过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评审认定。金融扶贫持续深化。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全省复制、全国推广,列入全国金融扶贫典型案例和全球最佳减贫案例。2021年全县存款余额191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幅53%;贷款余额112亿元,增幅173%。五年来累计投放金融扶贫贷款29.6亿元,其中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6487户14.5亿元,户贷率68.6%。防返贫成效全面巩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轮换调整168名驻村第一书记和475名工作队员,帮扶力量持续加强。全县监测户实现了全方位动态管理,防返贫底线进一步守牢,顺利通过国家、省脱贫后评估验收。
(二)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飞跃。经济快速增长。五年来,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80.9亿元增长到129.6亿元,年均增长7.2%;引进省外资金超过215.6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1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7%;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8%。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国家、省、市水平。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行政服务中心进驻部门23个,进驻事项1178个,比2016年增长9倍,五年来,共办理政务服务和审批事项228万件,“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1.3万件,满意率100%。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坚持“项目为王”,累计实施重大项目613个,完成投资638亿元;开展“三个一批”项目33个,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31名县级领导45名科级干部包联192家重点企业,解决“堵点”“难点”问题314件。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不断完善优惠政策,建设“绿色通道”,完成招商引资464亿元,年均增长18.8%;节会签约项目99个,投资金额463亿元;外贸出口完成54亿元;引进总部企业1024家,完成税收3.8亿元。
(三)转型创新和产业发展获得历史性突破。围绕脱贫攻坚,立足资源禀赋,推进三产融合。绿色农业提质增效。食用菌由不足1亿棒增加到3.6亿棒,高效连翘、核桃由50万亩、42万亩发展到均超百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增长3倍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增长8倍多,产业基地增长10倍多,产业增收大棚由不足百座发展到超过5000座;信念集团、金海生物、鑫生源果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更加重视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三品一标”[2]产品达到85个;成功举办“连翘花季”、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系列活动,打造了“原本卢氏”县域公共品牌。跻身国家级香菇产业集群和省级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荣获“全国食用菌产业化建设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香菇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卢氏连翘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强县”等称号。特色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提质扩链、创新融合、集群发展。中锦园、润奇食品等一批中药材和食品加工企业接续投产;浩洋服饰、泓淇实业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运行良好;天宝蜂业、绿之源菌业成功打入航空食品市场;圣玛斯科技实现了高新技术企业零的突破。强力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管委会+公司”改革模式落地见效。“三大改造”[3]项目51个,投入资金45亿元;研发投入企业达21家,研发资金4300万元,企业创新发展活力得到释放。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改造提升豫西大峡谷等3个4A级景区,推进飞龙山、冠云山等景区开发建设;建成山水隐庐等10余个精品民宿;红军长征村项目落地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卢氏段)纳入国家规划;年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由2016年的63万人次、2.9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15万人次、32亿元,均超过10倍。连续获得“省级生态示范县”“中国优秀休闲度假旅游县”“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名县”“河南省旅游扶贫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自由山水·清清卢氏”旅游品牌持续叫响。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县电商应用企业和合作社达到90家、个体网店超过2400个,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亿元。
(四)城乡面貌实现历史性蝶变。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功能,扎实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洛河水生态魅力彰显,靖华大道贯穿东西,洛南新区框架拉大,跨河发展初具规模。投资约40亿元,推进城区道路、管网、城市绿化、棚户区改造、特色商业区等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城区面积增加了30%,城镇化率增长了30%,城区新增公共绿地30万平方米;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三城联创”大力推进,“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顺利通过评选,有品位、有韵味、有滋味的自然山水城市芳容初现。
(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历史性跨越。围绕脱贫攻坚,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栾卢、卢洛高速建设如火如荼,高标准完成生态廊道项目,高速连接线、兴贤廊道进展顺利;投资14亿元,修筑国省干线公路5条128公里;投资20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2015公里,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投入资金2.3亿元,建成农村饮水工程800余处,33.2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累计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1.3亿元,电网发展实现全面升级。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切实解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问题的议案,得到有效解决,总投资3.1亿元,新建2万吨/日第二水厂、2万吨/日思源水厂,新增供水管网72公里,年增加售水量130余万吨,水质得到提升,水量得到保障。集中供暖、天然气入户、星级厕所、门口游园从少到多,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捷。公共服务方面,所有乡镇通干线公路,行政村通路、通邮、通班车;行政村接入动力电率、户户通电率均达到100%;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91%;所有行政村实现宽带、手机信号、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履约全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实现参保全覆盖;村级综合性文化室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六)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进步。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强力实施“生态立县·‘三生’融合”战略,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国土绿化全面提速,累计完成造林7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0%,“一核两带三区四化”[4]建设成效初显,生态功能区地位更加巩固。在全市率先建成“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达标县”,深入推进“河长制”,扎实开展“四水同治”[5],境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年保持100%。累计改造农村户厕34794户;近三分之一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率100%,村级垃圾集中处理率89%。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卢氏县城区水生态建设提升工程规划》加快实施,总投资14.6亿元,已完成南城水网、南北岸堤顶、洛南大渠引水管线、西沙河生态修复、红色纪念公园、连翘主题公园、两岸花海等工程,绿树掩映、曲水流觞、清新自然、游人如织的生态画卷逐渐显现。“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花落卢氏,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卢氏绽放新颜。
(七)社会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统筹发展社会事业,重点民生实事全面落实。五年来累计完成民生领域投入16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7%。教育更加均衡。投入1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60所、幼儿园32所,补充教师509人,培训教师1.6万人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师资水平稳步提升,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卫生条件更加完善。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整合全县医疗资源,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县医院成功创建二甲综合医院;完成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和心血管医院影像中心综合楼异地新建、妇幼保健院异地新建、15个卫生院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县中医院和县疾控中心易地新建项目建成投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镇新增就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分别达到4.2万人、5.9万人,较五年前分别增长59.5%、373%;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5%以内;组织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累计返乡创业8991人,带动就业2.6万人,累积发放创业贷款3.3亿元。累计引进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32名,选调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到县直310人,形成了人才规范流动的管理机制。累计发放养老、失业保险及困难群众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27.1亿元。全县社保持卡人数37万人,较过去五年增长329%,覆盖率97%,实现了更加便捷、利民、惠民的社保服务。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开展“智志双扶”“文明诚信家庭争创”等活动,树典型正导向,内生动力有效激发。守好市场监管防线,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全民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公众安全感指数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连续四年被授予省、市“平安建设优秀县”称号。紧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医疗专家组,1.6万名党员干部和全县群众,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守住清清卢氏一方净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形成文化事业繁荣、居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五年来,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等,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四风”问题得到解决,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显著提升。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持续提高政府效能,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采取加强领导、调查研究、跟踪问效、督办协办、考核奖惩等有力措施,始终把代表及委员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验办理工作的重要标准,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14件、政协委员提案488件,办复率,面商率,满意率都保持在100%,受到了广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好评。党风廉政建设大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有力有效。积极支持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国家安全、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妇女儿童、审计、统计、档案、侨务、气象、残疾人、供销社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步履坚定、铿锵有力,五年的变化真真切切、有目共睹,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振奋人心,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取得的,是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我县处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取得的,值得充分肯定,倍加珍惜。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过程蕴含艰辛。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凝心聚力、顽强拼搏的结果,是海关总署、北京市怀柔区、郑州市、省农业农村厅、郑州大学等倾力帮扶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卢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向关心、支持卢氏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回首五年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加强政府工作,推动卢氏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根本的发展保障。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挑战越严峻,越要依靠党的全面领导,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人民至上作为最执着的价值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促进发展。必须把提升能力作风作为最有效的发展抓手。良好的能力作风建设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能够促进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提升能力,端正作风,树好形象,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最关键的发展动力。改革创新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只有坚定不移走改革创新之路,我县未来的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发展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发展步伐才会越来越快,发展质量才会越来越好。
各位代表!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卢氏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实体经济困难增多,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创新动力和创新人才不足,城市能级不高,城乡发展尚不平衡、不协调;三是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平衡不充分,教育、卫生、养老、文化等民生事业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四是政府服务质量、行政效能、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谋划好今后五年工作,开启现代化卢氏建设新征程
未来五年,是卢氏的历史上升期、发展提速期、崛起窗口期。按照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部署,今后五年县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伟大旗帜,牢记殷殷嘱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6]、乡镇工作“三结合”[7],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建设开放创新、宜业宜居、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卢氏新征程中勇毅前行!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实施“十大战略”[8],建成“三区两县一基地”[9]。
主要预期指标是:经济总量显著增加,人均GDP在全省排名位次持续前移,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同步改善、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今后五年,着力推进“八大重点”任务: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牢牢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10],常态化做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紧抓海关总署、北京市、郑州市、郑州大学等帮扶机遇,不断拓宽协作帮扶范围;强化政策落实,持续提升社会保障兜底能力。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配套产业、就业基地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和就业服务指导力度,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加强社区治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稳得住、可发展、生活好”。创新深化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不断拓展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授信延伸、服务扩面、平台开发、产品创新,全面推进特惠金融与普惠金融双向发力;构建新型“政银担”等融资模式,建设“政银担保投”联动发力试点县,为乡村振兴提供多渠道融资支持。有力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紧紧抓住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坚持规划引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城乡统筹,围绕“县域北部农游一体化、中部城乡一体化、南部特色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差异化、特色化乡村振兴路径,全力推进“五大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扎实推进产业提级,再造发展新势能。实施“换道领跑”“优势再造”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引育龙头企业,扩规模强管理提品质、建标准塑品牌增效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河南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中西部深呼吸深睡眠体验区。提层级。围绕以食用菌、中药材、林果业为主的绿色农业,扩大规模、做强主体、培育龙头,全力打造百亿级食用菌、连翘产业集群,加快蜜蜂友好型示范县建设。围绕以农副产品、中药材精深加工和无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的特色工业,强力实施“三大改造”,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升级、产业转型。围绕以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电子商务为主的三产服务业,推动龙头景区提档升级,突出精品民宿集群支撑,打造一批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赓续传承红色精神,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切实发展文创产业,打造文化高地。延链条。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坚定不移推进五条产业链“链长制”,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强载体。推进卢氏开发区“三化三制”[11]改革,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能。坚持建设与招商同步,推动特色商业区提档升级。树品牌。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发挥地标产品优势,积极培育知名特色品牌,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鲜明的名优品牌,擦亮“原本卢氏”地域名片。
(三)大力推进新型城镇提标,加速城乡一体化。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五里川—朱阳关和官道口—杜关为南北副中心的“一主两副,组团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建设老城文旅区、东城文化教育区、西城品质生活区、南部职教康养区、开发区五大功能区。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织密城区路网,连接主干道、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提升水、电、气、厕、通信等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水平,推进城区供水管网更新,逐步实施雨污分流。做好城区垃圾中转站、公厕项目建设,加快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推进卢氏县大件园林垃圾协同处理厂、垃圾焚烧蒸汽余热利用以及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封场等环卫项目建设,积极实施垃圾分类,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开展“城市双修”,持续抓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善城市面貌。结合“两道一环”绿道,推进城市公园绿地体系建设,建设国家园林县城。提高管理水平。按照“十有、十无”标准,开展城市“四治”行动[12],逐步将城区建成“网格式”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区。建设公共服务环廊,实现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
(四)持续推进重大设施提质,增强发展支撑能力。加速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改善发展条件。交通方面,加快推进浩吉铁路货运站点建设,积极谋划客运站点。加快推进栾卢、卢洛高速建设、栾卢高速连接线等项目,启动方城至丹凤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善全域高速公路新骨架。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畅通县城与乡村、景区、园区的交通运输衔接。水利方面,持续实施“四水同治”,统筹推动“五水综改”[13],建设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智慧水利五大类工程。新能源方面,加快县城和中心乡镇天然气管道铺设,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实施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推广新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新型基础设施方面,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融合发展,推进5G、人工智能建设,鼓励传统产业赋能升级。
(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环境优势。实施“全面绿色转型”战略,推进“三生”融合,创新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坚决守护绿水青山。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系统推进河流生态保护,全面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坡耕地综合整治和清洁治理,有序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保护。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因地制宜促进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高质量的生态经济体系。科学谋划降碳减排,推进能源项目建设。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统筹推进自然环境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鼓励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出行,建设山清水秀之地、打造生态宜居之乡,让自然美和人文美相互交融、相映成趣。
(六)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保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抓好养老服务、基础教育、技能提升,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着力抓好援企稳岗、创业增岗、培训优岗、兜底保岗,全面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确保就业更充分高质量。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师素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好教育新城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持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成县级“三所医院”达标建设。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县、乡、村、家庭等多层级养老服务网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创优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留人管人机制,科学合理用好人才。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七)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地方金融改革,深化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潜能。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做强开放平台,做优开放服务,拓展开放合作空间,与时俱进创新开放招商方式,强化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开发区活力动力。
(八)有效推进基层治理,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县建设,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区。持续开展“文明诚信家庭”争创活动,拓宽“双扶驿站”内涵和外延,选树先进典型,强化宣传教育,巩固提升向上向善讲文明的人文好生态。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力抓好信访稳定工作。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安全。狠抓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坚决防止较大事故发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筑牢金融安全屏障。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牢疫情防控防线。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扎实做好2022年工作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我县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存在,宏观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但是,危机并存、危可转机,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十大战略”,深化“两项工程”。中央、省、市各项方针政策为我县发展指明了方向,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我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前景好,特别是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战略、一整套调控政策、一揽子工作举措正在发力见效,蕴含着重大机遇。我们必须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发展定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县委确定的重点任务,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更加过硬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口5300人,粮食产量稳定在2.6亿斤以上,CPI涨幅3%左右,外贸出口总值增长3%,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完成市定目标。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稳字当头,以稳促进、以进固稳,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加大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确保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三农”战略,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落实“四个不摘”,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保持帮扶政策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优化产业就业等政策举措,保持兜底救助政策持续稳定,继续将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向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适度倾斜。坚持常态化监测。做好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紧盯控辍保学、因病因灾、住房和饮水安全等关键要素,因户施策、分类帮扶,高质量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持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和社区治理。深化提升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开发符合县内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香菇贷”“农商快e贷”“惠农e贷”“银担易贷”、香菇全产业链贷款等普惠产品的推广办理力度,加快推进特惠向普惠转变,积极创建“政银担保投”联动发力试点县。夯实农业基础。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确保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落地落细。持续开展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完成集中培训2000人次以上。推进乡村建设。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创建,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和行政村至少要新建或改建一所水冲式公厕,高标准完成农村户厕改造5000户,完成19个“四美乡村示范村”任务,每个示范村“五美庭院”样板户至少达到60%以上,其余行政村“五美庭院”样板户至少达到20%以上。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禁止露天焚烧;加强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提高农民收入。做实做细优势产业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农旅结合、农企利益联结等工作,逐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毫不放松抓好稳岗就业,引导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劳动力更多向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就业,以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稳定就业,实现持续增收。
(二)聚力集群成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突出“项目为王”,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加强对接,做优服务、创优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开足马力上项目。严格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机制[14],提速建设总投资138亿元的115个重点项目。谋划储备一批,积极争跑,完善手续,力争更多项目进入省市重点。启动开工一批,集中各方合力、抓紧完善手续,力促三门峡清洁能源基地、中州自在谷康养度假等前期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一批,全力赶工期、抓进度,确保官道口镇果岭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区、河南多甜蜜蜂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等新开工项目达到或超过时序进度。建成投产一批,确保返乡创业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卢氏县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和建筑垃圾处理再生利用中心等续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精准对接抓招商。突出招商为先,扬优势强后劲。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战略机遇,围绕食用菌、中药材、果品、文旅康养、蜂产业等五条产业链,持续推进大员招商、定点招商、代理招商,对接优质资源,争取再签约一批项目,确保全年签约落地10个投资超亿元的产业项目、4个投资1亿元以上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形成“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集群”的倍增效应。强化服务优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细化领导包联企业机制,配强“首席服务员”,将“问题化解率”作为衡量服务企业成效的重要指标。依法推进征地工作,实现“地等项目”;全面摸排和盘活利用各类低效、闲置用地,切实增强城市经济的投入强度、经济密度和产出额度。优化投融资平台功能,积极争取银行信贷授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三)聚力产业提级,激发经济增长活力。着力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实现县域经济转型提升、跨越发展。构建绿色农业体系。用数字、生态赋能,做优一产。以“创新引领、要素集聚、产业融合、链条拉长、绿色发展”为方向,围绕食用菌、中药材、果品等特色产业,发展数字农业、生态农业,做强项目载体、做优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食用菌产业,扩大金海菌种研发中心规模、建成一批中型菌棒加工厂,推进南部片区特色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项目,食用菌规模稳定在3.6亿棒,确保食用菌精深加工产业园、金海精选加工项目、亨泰农业香菇罐头加工项目等建成投产,叫响“中国香菇第一县”品牌。中药材产业,加快与国药集团等知名药企战略合作,建成玉皇山制药黄精系列康养产品、中锦园中药饮片等项目,推动乐氏同仁制药异地扩建项目投产运营,打造“全国连翘第一县”和“豫西中药材集散地”。果品产业,打造百万亩核桃强县和以核桃为主的木本油料大县;持续扩大官道口优质苹果、玉露香梨、猕猴桃、大樱桃、金砂梨等特色果品种植规模;建成百亩果品联动采摘大棚,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蜂产业,围绕打造国家级蜜蜂生态友好型示范县这一载体,统筹谋划蜂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蜂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蜂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和国家级蜂产业农旅融合一体化示范区等发展平台,建成河南多甜蜜蜂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延长产业链条,研发食品、饮料、药品、保健品等高附加值蜂产品。烟草产业,实现全县烟叶面积10万亩以上,产量1100万公斤以上,进一步巩固卢氏全省核心烟区地位。构建特色工业体系。用科技、金融赋能,做强二产。引进、投产、运营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产业链控制力的领军企业,将企业优势转化为链式优势、集群优势、规模优势。对食品加工业要紧抓不放,切实推进河南恒顺祥农产品深加工、远村果蔬饮料加工等项目;扎实推进瑞之恒中药材深加工、乐氏同仁药品加工项目的投产;对矿产品采选业要借势推进,重点抓好中原矿业夜长坪钼矿日采选3万吨建设、北方矿业日采选1000吨铁铜矿选厂扩建等项目;对新型材料和装备制造业要大力扶持,统筹搞好中石考克、泓淇实业装配式建筑等项目。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用创新、创意赋能,做大三产。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持续抓好豫西大峡谷等三个4A级景区提升改造;树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官道口镇新坪村、双龙湾镇西虎岭村、汤河乡汤河村等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全面扩展以官道口山水隐庐、朱阳关栖云山居、五里川千层坊为引领的民宿集群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树立大康养理念,加快推进莘川坊商旅文化综合体、冠云山产业园、红军营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度;推进文旅融合,在剪纸、木版年画、烙画、松果牡丹画等传统技艺中植入姓氏文化、河洛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开发特色文创产品。争取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5亿元。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建成快递智能化分拣中心,推进快递进村工程,解决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堵点问题;持续打造“原本卢氏”县域公共品牌的知名度,大力开展直播电商带货活动,让更多特色农产品走进城市。
(四)聚力城乡并进,抬高全域发展底板。推进“三城联创”,积极营造主客共享的城市文化和旅游公共空间,打造宜业宜居卢氏。推进城市扩容。落实“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步伐;优化路网结构,完成兴贤大道、顺义路、西苑南路等9条城区道路建设任务,新开工建设伏牛路和洛河路2条道路;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城区14条主巷供水主管网改造任务;加快实施新建高速路出口景观提升、哺育河生态修复等水生态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建设街头游园、口袋公园、东城体育公园等,逐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不断提升城市品味。优化空间布局。依托豫西大峡谷和百草园景区,加快推进县域北部农游一体化试点区建设步伐;依托县城发展,着力打造城区周边城乡一体化试点区示范样板;依托产业支撑,全力提升南部特色产业支撑试点区业态水平,真正实现差异化发展。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五里川—朱阳关和官道口—杜关为南北副中心的“一主两副,组团发展”城镇空间结构。城区建设老城文旅区、东城文化教育区、西城品质生活区、南部职教康养区、开发区五大功能区。规范城市管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打造示范道路,开展线缆入地专项行动,持续规范城区市容市貌秩序;做好道路深度保洁,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不断提升城区环境卫生水平;做好城区园林绿化日常养护管理;加大城乡结合部、重点区域违法建设查处制止、拆除力度。加强餐饮业油烟治理源头管控、户外广告设施管理。持续推进环卫、绿化、充电桩、中心环卫站、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路灯、停车场等智慧城管系统,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
(五)聚力补齐短板,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交通,加快栾卢高速、卢洛高速、兴贤廊道等在建工程施工进度;推动国道209县城至五里川段路面提升改造工程动工、方丹高速开展前期工作、浩吉铁路卢氏货运站建成投用;着手城乡客运枢纽站征地拆迁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力创省级“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优化“村村通”客车后续服务和行业监管,不断完善提升服务水平。水利,紧紧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治河目标,全面纵深推行河长制;加强协调,积极推进金卢水库建设;加快实施洛北大渠提升改造工程,迅速推进投资3亿元的城西绿化带、卜象河生态修复等10个工程项目;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提质改造,全面提升供水保障;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坡耕地治理1.4万亩,小流域治理12.8平方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持续推进总投资14.6亿元的卢氏县城区水生态建设提升PPP工程,对洛河城区段、南城新城区、北城老城区、洛北大渠、城区段汇入洛河的12条支流和城区具备条件的部分道路进行水生态打造和修复;对洛河城区段堤防加固修复,对坝底河等河段进行治理,推进中小河流水环境整治。电力,加快老旧设备改造及智能化升级,强化设备运维保障及应急处理能力,积极推进110千伏城东输变电工程项目进度,保障县域重点项目电力需求,不断提升县域供电能力。加快 5G 基站、智能充电桩、数据中心等设施建设,新建 5G 基站70个以上。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全面提升集中供热运营水平和保障能力。
(六)聚力生态提升,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彰显自然生态环境优势,打造中西部深呼吸深睡眠体验区。打好“三大”保卫战。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对标优良天数和PM10、PM2.5等排放标准,持续巩固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标县成果。加强对洛河、淇河、老灌河、杜荆河沿线的排查管控,确保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标。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测,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做好碳汇文章。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光伏和风电,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加快推动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做好产业结构转型。积极推进100万亩林业碳汇资源开发,力争2023年上市交易。实施国土绿化。以科学绿化为抓手,继续实施“一核两带三区四化”工程,完成造林12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巩固提升森林特色小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15个,新建森林特色小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7个、市级森林乡村示范村23个,加快推进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
(七)聚力实干惠民,夯实共同富裕基础。持续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就业、养老等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做好十件民生实事。在扎实做好省、市民生实事的基础上,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力办好城区背街小巷及城乡结合部改造提升、春晖幼儿园、万人持证技能提升行动、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洛北大渠提升改造、燃气惠民、第三污水处理厂、特困人员救助中心、兴贤廊道建设、卢氏县养老服务中心民生实事建设,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关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落实“双减”“五项管理”和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常态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和覆盖率。加快卢氏二小教学楼、城关镇初级中学宿舍楼、双龙湾镇中心小学综合楼、范里镇第二幼儿园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开工建设育贤中学,增加城区学位供给,谋划启动教育新城项目,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加快“春晖苑”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及早交付使用。推进医疗达标提质。推进县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三级、保健院二级甲等创建工作。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专科疾病防治能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质性运行。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建设,打造休闲康养新高地。加快保障扩面提标。加快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保障大病向保障慢病小病延伸,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应保尽保。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五大体系”[15],持续实施技能培训“六个一批”[16],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打造“卢氏香菇种植”“卢氏焊工”等劳务品牌。全年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持证1万人次,不断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和持证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以上。实施生态移民搬迁。重点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程,聚焦偏远山区群众,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争取及早实施搬迁。优先启动地质灾害搬迁工程,重点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实施搬迁,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八)聚力改革创新,打造赶超跨越引擎。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推动各项改革落地。深化土地、技术、金融和数据等要素市场改革,提高在新发展格局下的要素配置效率;重点加快国资公司等平台类公司转型发展,通过改变传统的投融资模式,使公司真正成为信用等级高、运营效益好、盈利能力强的现代化投融资平台;深化开发区改革,按方案推行“三化三制”;加快推进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社保降费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根。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探索异地引人才、飞地建中心等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着力院士服务站、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工程) 实验室、企业创新联合体等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平台数量、层次“双提升”。加大2022年招才引智工作力度,通过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三支一扶”“特岗教师”招聘、“优秀人才引进”“雁归乡”等渠道,吸纳优秀人才;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实施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改革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建立企业家职称评审“直通车”制度,支持企业开展自主评审工作,畅通民营企业职称申报渠道,助力民营企业改革创新。推进技术改造升级。按照“统一组织、部门协同、属地负责、分类帮扶”的原则,围绕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品牌建设,推动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继续引导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对接,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以“三大改造”为抓手,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九)聚力常态长效,扛牢安全稳定责任。紧盯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常态化防控,扎牢“四个口袋”[17],强化“十个哨点”[18]预警作用,增强“五种能力”[19],压实“四方”责任[20],强化“四早”措施[21],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聚焦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统筹抓好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地方金融监管、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妥善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坚决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创新社会治理。进一步完善全县社会治理体系、机制建设,创造性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持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深入开展“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平安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创建活动,筑牢平安卢氏社会基础。
(十)聚力效能提升,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开启新征程、担当新使命,我们必须坚持“打铁自身硬”,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推进“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认真履行政府党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依法履职提效能。始终坚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健全公示听证、决策咨询、专家论证、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议案建议和提案。主动接受纪委监委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规范、高效、阳光推进政务公开和行政执法,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妥善处理好每一个行政诉讼案件,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高效务实重创新。强化担当精神和效率意识,完善考核问责机制,严格效能督查、责任倒查、全程问责,坚决整治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形成竞相干事创业、主动攻坚克难的良好局面。深化政民互动,发挥12345政务热线等平台作用,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完善联系群众、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从群众最期盼、企业最迫切的难事着手,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排忧解难,以创新实干赢得群众点赞。清正廉洁守底线。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问题,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真正把“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抓深、抓实、抓出成效。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精打细算、节用裕民,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的“好日子”。大力发扬自我革命、自我斗争精神,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严惩各类违纪违法行为,坚守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底线。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锚定“四个卢氏”[22],建好“三区两县一基地”,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3.“三大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技术改造。
4.“一核两带三区四化”:一核:以县城为中心,建设南山北岭森林公园、洛河湿地公园;二带:按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方向,持续提升北岭至火炎、望家山至龙岗山两大林果产业带;三区:南山以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森林经营为主的生态保护区,洛河沿岸以困难地造林、退化林改造为主的生态修复区,北山以发展核桃为主,花椒、苹果、梨、大樱桃为副的产业发展区;四化:扩绿、增色、添彩,持续建设山区森林化;提质、增效、延链,科学发展乡村林果化;管理、补植、增色,巩固提升廊道林荫化;植树、种花、种草,全面实现庭院花园化。
5.“四水同治”:“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治。
6.县域治理“三起来”: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7.乡镇工作“三结合”:把改进作风和增强党性结合起来,把为群众办实事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结合起来,把抓发展和抓党建结合起来。
8.“十大战略”:一是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二是实施优势再造战略;三是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四是实施换道领跑战略;五是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六是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八是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九是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十是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9.“三区两县一基地”:三区是指河南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中西部深呼吸深睡眠体验区、国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新区;两县是指生态旅游名县、特色农业强县;一基地是指“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10.“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11.“三化三制”:“三化”指建立“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管理团队;“三制”指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
12.“四治”行动:生态环境“治污”、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公共服务“治差”。
13.“五水综改”:“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综改。
14.“五个一”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组专班、一套机制、一抓到底。
15.“五大体系”: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评价激励体系、就业创业支持体系、技能竞赛体系和信息管理体系。
16.“六个一批”:围绕市场需求技能培训输出一批、围绕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就近吸纳一批、围绕服务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训转化一批、围绕打造劳务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训提升一批、围绕创新创业营造崇尚技能培训引领一批、围绕增强实效提高培训质量提质一批。
17.“四个口袋”:国际航班、陆路口岸、冷链物流和中高风险地区。
18.“十个哨点”:加强医疗机构就诊人员、境外省外返豫人员、特定服务场所从业人员、高风险岗位人员、重点机构人员核酸筛查,严格落实药店、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中高风险地区来豫人员入住酒店管控措施,加强高风险场所环境监测,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适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19.“五种能力”:核酸检测能力、流调溯源能力、隔离管控能力、医疗救治能力、社会免疫能力。
20.“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个人”责任。
21.“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2.“四个卢氏”:开放创新卢氏、宜业宜居卢氏、富裕文明卢氏、和谐幸福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