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快报第十四期
【万人助万企】
工信科技局 创新举措切实解决企业难题。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活动,实行“一领导、一局委、一专班、一企业”分包企业工作机制,选定100家成长性好、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的企业,由35名县级领导、64家县直局委包联,工作绩效挂钩,压实包企责任,充分发挥包企局委的能动作用。截至目前,包企局委“一把手”深入企业收集问题628件,解决问题295件,制发“政策告知明白卡”196次,落实惠企政策231条,争取政策性资金925.82万元,为6家企业发放奖补资金4150.8万元,取消14项收费项目,减少用户投资73.21万元。
【民生保障】
医保局 医疗保障撑起群众“健康伞”。完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强化药品价格常态化监管,开展“打击欺诈骗保集中宣传月”活动和医保政策宣传活动,全面落实DIP经办管理规程,深化“五医联动”,提高付费方式改革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普及医保政策群众知晓度。截至目前,全县2023年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保报销76万人次3.8亿元,享受医疗救助1.7万人次1199万元。
【改革创新】
农业农村局 “农工贸游一体化”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组织企事业单位赴外地参加系列招聘活动;开展“乡村实用人才评选”,抓好脱贫群体“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推行资源整合、社企结合、三产融合的“三合模式”,建立农户与合作社、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绑定”发展机制,开展“农村文明诚信家庭”“乡村光荣榜”“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引导群众向上向善。截至目前,选拔出爱农业、懂农业、善经营的乡村实用人才164名,举办产业技能培训班22期1122人,脱贫群众接受培训3367名,成功创建“国家级香菇产业集群”示范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连翘产业)优势区,建成全省领先的食用菌质量追溯体系。
税务局 科技治税创新模式实现开门红。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县科技治税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定期召开全县科技治税工作推进会,对科技治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实时计量、实时更新、数据管控,初步实现了对辖区企业的源头管控。截至目前,投入征缴车辆 24 辆,出动人员 650 余人次,查验各类矿产品和砂石运输车辆210辆(次),吸纳会员企业15家,收缴税款21768.03元,充值47万元,有力震慑了偷税漏税企业,保证税收实现了颗粒归仓。
【产业发展】
农业农村局 液体香菇菌种技术获重大突破。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联合,将F6液体香菇菌种运用到多个食用菌示范种植基地,实现香菇液体菌种的技术突破,制种周期比固体菌种缩短70%以上,制种成本降低50%以上,接种成活率100%、污染率降低60%。截至目前,已使用该技术生产液体菌种100万包、液体香菇菌棒2000万棒,节省生产成本和增加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
【乡村振兴】
县水利局 水土保持治理助力群众增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维,申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县,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和小流域治理项目,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治理水土流失,大力实施以奖代补工程,在减少自然灾害发生的同时,致力于提高项目区的经济收益。截至目前,在官道口、东明、横涧等乡镇完成投资2000万元的坡耕地综合治理10000亩,果岭村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村成功申报,群众人均收入增加5000元,获省水利厅批准项目3个,省级奖补资金5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4平方公里,受益群众达5000余人。
城关镇 心系民生让搬迁群众“怡居怡业”。围绕县委“3733”工作总布局,推行社区“党建+巷长制”自治模式,划分楼栋网格、单元微网格,选聘“红袖章”,入户开展政策宣传、收集居民意见建议、化解邻里纠纷。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服务对象,组织爱心企业、商户开展健康义诊、银发义剪等志愿服务活动,构筑文明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截至目前,与20家企业和单位合作,开展技能培训3期440余人次,引导劳务输送900余人次,销售农副产品26.3万元。引进丽领实业贸易公司、榕森科技有限公司入驻社区就业基地,提供就业岗位70余个,人均月增收2500余元。
(信息调研股根据各单位报送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