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卢氏县人民政府 > 政务通报 > 文章详情

政府快报第五期

发布时间:2024-11-19 10:01 来源:卢氏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卢氏县发展特色产业药材变“药财 今年以来,县因地制宜打造中药材特色产业,促使其成为稳经济、促增长、惠民生的又一优势产业,遍布山岭中药材种植基地内的连翘、黄芩、柴胡、当归、丹参、决明子、板蓝根等中药材也陆续进入采收季

加大招商引资与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签约,引资10亿元建设中药材物流园、中药饮片加工厂和中药材海关监管仓,随着“一园一厂一仓”建成,将会推动康养产品开发、中药材深加工产业发展。与南京菲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两期项目协议,共投资15亿元,合作开发新特药品;成立河南敬康药业有限公司,已完成投资3000余万元,即将进入部分试生产阶段。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卢氏县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全县开发区内制药企业已达10家,发展中药材深加工基地43个、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合作社128个,形成了中药材初加工产品、中药饮片、中药材提取物和中药片剂、丸剂、水剂、颗粒剂等门类齐全的产品研发、生产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始终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健全各级分包企业工作机制。落实一企一策,实行一领导、一局委、一专班、一企业的“万人助万企”包企工作新模式,把100家企业和35名县级领导、64家县直局委捆绑,和企业一起创业一起发展。今年5月,三门峡市瑞之恒药业有限公司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达成连翘提取物外贸合作协议,急需收购连翘叶3000吨、连翘果1000吨。卢氏县由县平台公司出资予以支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预计新增产值2亿元。做大基地规模。人围河南省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获得2024年度项目资金1000万元,用于建设中药材大数据交易平台。今年,计划投资建设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基地等一批中药材种植项目。目前,全县各类中药材资源面积300余万亩,总蕴藏量超过10万吨,保障了制药企业原料供应。

县人社局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县把脱贫劳动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放在首位,联合县域内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深人开展培训和岗位推荐。用活用好就业扶持政策,释放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为企业扩大岗位供给提供政策支持,多渠道同步推进、广泛宣传青年就业见习相关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募集优质见习岗位383个。截至目前,已有41家见习单位参与年度见习,吸纳高校毕业生88名,发放见习补贴18.06万元。

中医院与河南中医药大学共建就业创业中心,专家为20余名临床实习、见习学生授课。强化人才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共接收河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见习学生140余人,安置应往届毕业生30余人,扎实开展“三包三联”“万人助万企”“民营企业服务月”等活动,建立健全了包联助企机制,把惠企政策送到企业,同时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今年,文峪乡新源村、兴贤里秋实社区以及未之星电商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被评为省级就业帮扶点,分别发放奖补资金10万元。实施”一库识别、双向对接、三方跟踪、四级联动”的创新人力资源服务模式,全面掌握脱贫群众就业状况,实时推送就业岗位,已实现全县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全部就业。

县城市管理局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宜居之城 今年以来,城市管理局立足工作实际,以城乡节点一体化建设为契机,探索实施路长制试点,科学规划设置“节日市场”,深入开展拆违治乱、占道经营等专项治理行动,确保市容井然有序。一是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有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城市道路等级作业模式,加强人居环境整治,严格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切实提升城乡环卫质量。发挥城市管理“大脑”作用,建立卢氏县智慧化运营中心,实施城市照明“节能增亮”行动,加强日常绿化养护,推动城市精细管理、品质提升。线上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线下事(部)共受理案件 183 个,线上结案率 100% 二是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印发评估细则、考评事项、工作提升实施方案及督查通报,实行日检查、月考核工作机制。对城区更换四分类收集容器,高标准设置四分类垃圾亭,安装太阳能环保型分类箱。对 126 个住宅小区投放智能四分类设施,垃圾四分类中心屋,四分类垃圾亭,以点带面、逐步扩展。每天分时段对城区 300 余家餐饮店及 13 所学校实行上门收集服务,严厉打击违规倾倒以及未经许可从事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的行为,增强商户分类意识。已对试点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116 次,入户宣传 6289 户,打造 38 个试点小区,28 个“试点村”。三是实行“冲洗+ 机扫+洒水+喷雾降尘+人工清扫保洁”五位一体的联合作业模式,加大机械化作业频次。对已核准的 7 家渣土运输企业 66 台渣土车实施公司、车辆、司机备案准入,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有密闭设施、统一安装卫星定位系统。采取错时上班工作机制,加大夜间巡查力度,实行全天候管理,确保车辆密闭运输,无抛洒滴漏现象。采取进后厨、看设备、查资料等方式,已排查城区餐饮油烟单位 167 家,责令 12 家限期整改。

官道口镇创新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 近年来,在技术、资金、政策的多重支持下,官道口镇果岭村成立山海思源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与三门峡鑫生源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合作,流转土地4000亩,建设有机果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把旅游观光、果品采摘、运动休闲等业态有机结合,带动群众和集体致富增收。采用租金、薪金、股金的三金模式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收益。除了流转土地的租金外,公司还吸纳当地160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每年人均增收2万余元;合作社以村集体房屋、土地等资产资源人股参与分红,已累计获得定额分红近百万元。基地积极推行生态防护措施采用智慧物联网数字化管理技术,实行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安装气象环境自动监测系统、无害化病虫防治系统等,实现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管理,确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专家的技术指导,苹果种植科学品质好。种植的苹果主要有“维纳斯黄金”“烟富8号”“泰脆”等近10个优良品种,预计产量1200余万斤,产值6000余万元。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强镇,果岭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