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2023年农村人居环境集中 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工作部署,高质量完成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任务,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坚持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以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目标,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2023年重点围绕省级乡村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目标,以五星支部“生态宜居星”创建为抓手,以示范创建带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持续深入推进“抓党建、固成果、美环境、促振兴”集中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现代化卢氏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一是统筹规划建设农村垃圾收运体系。持续开展村庄清洁和全域无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加快推进1.1亿元垃圾治理专项债项目落地,合理处理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建立健全符合县域农村实际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按照农村垃圾治理“设施设备齐全、治理技术成熟、保洁队伍稳定、资金保障长效、监管制度完善”的五有标准,推动“扫干净、清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四个环节落到实处。二是借鉴“二次二分法”,在有条件的乡镇、村探索开展垃圾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禁止露天堆放和直接焚烧,推进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利用。三是大力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及村庄内部道路两侧、河道沟渠、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陈年垃圾,规范整理庭院及房前屋后的柴堆、杂物堆,实现堆放有序、整齐划一。
(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尊重客观条件,不搞“一刀切”,科学选择改厕模式,因村因户施策,采取三格式、双瓮式、纳入管网水冲式、水泥砖砌和沼气等多种方式,严把标准关、施工关、推进关、验收关、建档关,加强督导检查,6月底前完成以前年度户厕改造拖欠任务清零,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今年新下达3000户户厕改造任务。强化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加强农村改厕施工组织、监督检查、验收结算、建档管理等工作,建立厕所运营维护机制,建立一支业务熟练、技术过硬的乡村改厕队伍,不断提高改厕标准和质量。建立完善乡村两级改厕“户档村册”台账,做到一户一档、一村一册,信息准确、内容真实。
(三)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统筹乡镇所在地污水管网和户厕改造建设,因地制宜推广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乡镇政府驻地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实现污水集中处理。持续加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工作,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结合河长制湖长制,统筹兼顾农村河湖管控与水生态治理保护,推进农村河塘沟渠清淤疏浚,深入开展河湖监督检查。2023年要重点抓好范里镇三门村、碾子沟村、双龙湾镇蚂蚁岭村、横涧乡薛家沟村、杜关镇窑峪村、官道口镇东幽村、潘河乡上川村等6个乡镇7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2%。
(四)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治理。一是推进畜禽粪污治理。推进小型以上规模养殖场治理改造,不断加强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设,加快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体系建设,提高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规模以上养殖场畜禽粪污治理率达100%。二是农药化肥使用保持零增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新产品、新技术,扩大全元生物有机肥使用面积,削减化肥施用总量。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扶持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建设,推广应用高效植保机械,精准科学施药施肥,确保化肥农药施用量逐年递减。三是推进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积极探索建立废旧农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机制,加强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建立以烟草公司、食用菌菌棒加工厂、废品收购站点为主导的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提高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四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加强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能力建设,采取粉碎加工、堆放沤肥、秸秆压块燃料、食用菌基质等多种途径,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切实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巩固禁止露天焚烧成果。
(五)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多规合一,立体推进县、乡、村三级规划编制工作。一是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力争3月底完成初步规划成果,6月底前全面完成最终规划成果。二是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积极推进18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按省市要求12月底完成编制成果。三是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力争6月底前全县应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的193个村做到全部完成规划编制成果。确保年底我县基本形成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乡村建设行动提供规范指引,为乡村振兴做好基础保障。
(六)示范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围绕“五星支部”210个“生态宜居星”创建计划为抓手,围绕“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四起来总目标,持续开展“三五创建”活动,按照“微改造、巧植入、精提升”要求,做美村庄环境,促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一是以巩固提升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为抓手。实施农村公路路网改善工程,积极推进农村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沿线洁化、绿化、美化,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二是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大力开展村庄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清理村庄内部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的物品,拆除破旧废弃房屋,清理残垣断壁,开展旧宅腾退和废弃宅基地复垦,建设花园、果园、菜园、游园,打造五美庭院。三是着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全面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引导群众新建房屋推广应用符合豫西地域特色的通用房屋设计图册,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建立完善传统村落保护管理机制,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品质。四是持续推进乡村绿化行动。以本地乡土苗木和经济果木为主,积极开展乡村道路、河道、沟渠、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绿化,引导群众义务植树,见缝插绿,实施村庄四周林带建设,强力推进“一乡一品”果树进村行动,全面完成森林乡村创建任务。五是推进农村公共路灯建设。立足实际,注重实用,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新能源照明,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社区)对人口集中的村庄安装路灯,推广新能源路灯,大力倡导农村家庭安装室外太阳能路灯,有序推进乡镇政府所在地、文化广场、学校、村民中心等重要公共场所照明设施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建立公共照明设施日常巡察维护和检修长效机制,设置公益岗位,分区域明确管护责任人,对农村(社区)既有路灯和公共照明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维护,确保亮灯达到100%。
(七)持续推进乡镇政府驻地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按照省、市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部署,贯彻落实《关于扎实开展乡镇政府驻地环境整治提升暨“三五”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各乡镇要以“一加强、三整治、三提升”为重点,开展“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推进镇区厕所革命,突出特色亮化美化,加强城镇形象提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率先把乡镇政府驻地打造成引领乡村振兴的区域性中心和“美丽小镇”。2023年年底前,确定的省级乡村建设示范乡镇必须完成辖区内所有行政村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自然村通硬化路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无害化卫生厕所全普及、乡镇政府驻地村庄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结合乡村振兴整体工作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健全完善县级主导、部门联动、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落实推进机制。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合部门力量,定期调度、协调督促,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
(二)完善推进机制。各乡镇要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建强基层组织,筑牢堡垒,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完善以质量实效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工作推进机制。要树立系统思维,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等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要压实村级主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实行网格管理、党员联户、农户门前三包的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带头作用,表扬先进、曝光后进,督促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出工出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
(三)强化考核激励。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评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工作考评激励机制,继续实行两周一观摩、一月一通报、半年考核、年度考评,持续开展“五美庭院”“美丽乡村标兵村”“美丽小镇”等示范创建评选和排名排序,奖优罚劣,对工作滞后的乡镇、村及典型问题进行通报批评、追责问责。
(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乡镇、各部门要及时总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方面呈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典型案例,加强舆论引导力度,运用主流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政策、典型经验、科普知识,让基层干部群众干有方向、学有榜样、做有决心、奔有信心,努力构建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共治共享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