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卢氏县人民政府 > 建议提案办理 > 文章详情

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4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5-21 11:21 来源:卢氏县教育体育局 作者:

朱仲夏、呼连荣、段丛芳、李红普、殷守义、胡光君、任晓学、焦勤超、马震等9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传统文化,民族经典,国之瑰宝。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民族文化血脉,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近年来,县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部高度重视,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举办中小学生诗词大赛活动。每年一度的全县中小学生诗词大赛不仅展示了学生在诗词学习方面的成果和风采,更掀起了中小学生学诗词、诵经典的热潮,强化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全县中小学在此活动的引领下,广泛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并已形成常态机制。

(二)开展中小学名著阅读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每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组织举办全县中小学名著阅读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第一阶段为学校成果整体展示,各学校教师代表分别从制度保障、活动形式、取得成效等方面介绍本校的成功做法。第二阶段为学生个人阅读成果展示,参加展示的学生或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或结合名著浅谈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看法。活动的举行,不仅表彰了优秀,而且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激发了师生的读书热情,更为全县中小学名著阅读活动常态有效地开展集聚了力量。

(三)举办中小学生书写质量评估活动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规范学生书写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展示全县书法进课堂的教育教学成果,县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部每期举行一次中小学生书写质量评估活动。第一阶段为书写质量专项评估,由评估组进校随机抽取一班学生现场组织书写,内容涵盖田字格书写、抄写等内容。第二阶段为书写大赛,参赛选手分别进行硬笔书法临摹和书法现场创作。活动的举行,达成了以书写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激发学生放眼美好未来,主动向善向美;强化了学生热爱中国文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促进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让更多的孩子乐于书写,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四)举行红色实践作业展评活动为充分发挥和利用县域传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以传统红色文化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涵养中小学生“知我家乡,爱我中华”的家国情怀,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部利用每年寒暑假时间举行中小学“知红色卢氏,做红色少年”主题实践作业展评活动。同学们纷纷走进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一代宗师曹靖华故里、洛阳师范学院抗战时期办学旧址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旧址、名人故居,追溯红色记忆,学思践悟,赓续红色血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了红色精神,了解了传统红色文化,对学生进行了心灵洗涤,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同时也促进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五)师生共读阅读更精彩,让传统文化融入血脉。言传不如身教。为让学生阅读经典成为习惯,让传统文化融入血脉,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部在全县广泛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用教师阅读的兴趣带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以名著阅读实物展示和交流活动、诗词大赛、走进世界读书日等活动的开展点燃师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师生实现从“阅读”到“乐读”,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引导师生初步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滋润师生成长。

(六)举办读书征文活动,强化学生阅读体验。为全面提升中小学生阅读能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近年来,县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部持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阅读经典书籍  感悟语言魅力”活动。活动引导教师与学生同书共读,共学共进,营造师生共读的良好氛围。师生围绕所读书目,紧扣活动主题撰写读后感,并参加全市阅读征文大赛评选活动。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师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广大师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项持续而漫长的过程,各学校缺乏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各项活动的开展缺乏持续性,没有做好制度保障。

二是各年级没有系统做好规划,缺乏螺旋上升的层次,使学生能逐级提升自我认知。

三是各学段活动不均衡,中学高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较少,没有充分利用年龄和学科特点挖掘好育人渠道和方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相差甚远,为此,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一是做好学段衔接工作,让传统文化教育持续开展。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开展。二是做好制度保障,让传统文化教育规范系统开展。制定考核评价标准、组织实施方案,避免随意性,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三是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打造一支热爱传统文化,学识渊博,有责任,有担当的教师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新时期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四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元素;定期举行诗词大会、汉字书写大赛等活动,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常态化学习的开展。

各位委员,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持之以恒,努力做好这项有意义的工作。衷心感谢各位委员对我县教育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并诚请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予以监督和支持。  

                         

                                                                                  2024年5月13日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