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师纪念馆简介
洛阳师范学院抗战时期办学旧址纪念馆位于卢氏县东明镇涧北村,是全县党性教育基地之一。
1938年,日寇侵犯中原,洛阳师范学院的前身——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学校被迫西迁卢氏。洛师师生背井离乡,跋山涉水,结队西行,扎根涧北,留存学府,教书育人,传承知识,赓续文脉,为点燃豫西抗日救亡火种、培养革命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烽火中的洛师,经费短缺,物资匮乏,师生缺衣少食,时有断炊之虞,一度,三餐改为两餐,终日食不果腹,虽临如此境遇,依然弦歌不辍、杏坛薪火。涧北村群众目睹艰辛,为之悲悯,纷纷节衣缩食,捐面资粮,并腾出自家房屋以及莫家祠堂等场所供师生教学住宿。七年间,涧北村群众与洛师师生同住一屋檐,同饮一缸水,守望相助、生死相依,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时过境迁,卢氏与洛师的佳话代代相传,老区人民与洛师师生的情谊历久弥坚,建设洛师西迁纪念馆成为洛师师生和卢氏人民的夙愿。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在洛阳师院的大力支持下,在东明镇的精心实施下,2021年10月17日,一座占地1200平方米、共13间房屋的校史馆建成开馆。校史馆通过《为避战祸,西迁卢氏》等8个板块,以翔实的文史资料,生动记载和展示了洛师师生杏坛薪火、弦歌不辍的光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