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香菇“撑起”家门口的致富梦
近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横涧乡营子食用菌出菇基地,菇农们忙着在一排排香菇大棚里采摘鲜菇;不远处,分选车间正在加紧分级、装筐、入库、待售。菇农们的阵阵笑声,给繁忙的劳动增添了轻松欢快的气氛。“芬子,在家门口干活跟出门打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还不少挣钱呢。”“婶子,我这几年都在这儿摘菇、选菇,有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挺好的。”36号大棚里,两名妇女边叙家常边摘菇,不一会儿就满满一筐。年龄大的叫任建红,年轻的叫张桂芬,都是卢氏县兴贤里社区脱贫搬迁户。出菇高峰期,兴贤里社区50多名家庭妇女和这两人一样,来出菇基地“上班”了。张桂芬介绍,一小时挣8元,午餐免费,一天净挣80元。“大家抓紧摘啊,凑满这一批又能发货了。”大棚口,基地技术管理员张书生一声吆喝,打断了棚里的说笑声。几名妇女赶忙抬着筐子放到棚外的三轮车上。
营子食用菌示范种植基地是卢氏县38个出菇基地之一,现有标准化出菇大棚46个,每年可经营菌棒150万棒。“2023年菇价行情好,每斤鲜菇售价5元至7元、干菇30元至35元。这是上架的第二批菌棒,目前已出3茬菇了,每棒已收入6元,还能再出2茬菇,扣除菌棒、棚租、地租和人工费用,每袋净挣1.5元不成问题。”张书生笑容满面地说,“2023年大棚承包户袁胜经营了106万棒,净收入至少150万元,还能给工人发工资100万元。”像营子出菇基地一样,卢氏县18个乡镇6000多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大多建在易地搬迁安置点附近,县里落实金融贷款、产业奖补等优惠政策,激励搬迁户就近承包菇棚、劳务就业增收。卢氏县金海生物有限公司和林海兴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定点供应“四季出菇 天天上市”半成品、成品菌棒,天天在基地回收干鲜菇品。“以前在老家种香菇,用的是传统菇棚,保温保湿性能差、难管理,且只能经营春秋菇。”张书生说,现在公司统一标准建设的控温控湿大棚,可以保障一年四季出菇不间断,且出菇茬数多、产量高、效益好,资金回收率快,既能保障承包户规模经营效益,又能为家庭妇女提供灵活的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