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河乡简介
汤河乡,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地处卢氏县东南部,东和东北部与洛阳市栾川县叫河镇接壤,南与朱阳关镇相连,西与五里川镇毗连,北与横涧乡为邻, 行政区域面积151.69平方千米。
明末时期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朱阳里,后划属双槐树区、五里川联保;1984年1月,改名为汤河乡。截至2023年末,汤河乡辖区户籍总人口9346人。截至2023年12月,汤河乡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汤河村。
2023年,汤河乡财政税收298万元,总部经济税收完成(县本级)1526.43万元,招商引资完成1.03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4万元,新培育入库“四上企业”1家,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27亿元。全乡主要经济指标显著增长,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明末时期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属朱阳里,后划属双槐树区、五里川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为淇源镇之7个保。
1949年,划属五里川区。
1961年3月,从五里川区中分设汤河、小沟河2个公社。
1965年4月,复旧。
1975年8月,又分设汤河公社。
1984年1月,改名为汤河乡。
截至2023年12月,汤河乡辖1个社区、9个行政村;厚地社区、汤河村、梧鸣沟村、河口村、高沟口村、义节沟村、大坪村、杨家庄村、小沟河村、柴家沟村、魏王坪村、三坪村, 下设77个居民组,乡人民政府驻汤河村。
汤河乡地处卢氏县东南部,东和东北部与洛阳市栾川县叫河镇接壤,南与朱阳关镇相连,西与五里川镇毗连,北与横涧乡为邻, 行政区域面积151.69平方千米。
汤河乡地处伏牛山腹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山地为主,也有零星丘陵,起伏不平,海拔在700-1600米之间。
汤河乡属亚热带和北温带过渡区域,多年平均气温12.9℃,无霜期年平均190天。年均日照时数为2326.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93.9毫米。
汤河乡境内主要河流有老灌河和小沟河。其中老灌河发源于栾川县境内,经卢氏县、西峡县、淅川县汇入丹江。境内长57.5千米,流域面积310平方千米,偏旱年平均流量1.2立方米/秒,丰水年平均流量7.6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1.58亿立方米;小沟河为境内河,发源于汤河柴家沟墙,呈东西向流经柴家沟、杨庄、小沟河、大坪等村至河口村汇入老灌河,干流长18千米,流域面积55.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4立方米/秒。
汤河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伏旱、冰雹。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5—10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2007年7月30日,遭百年一遇的洪水,冲毁良田2637余亩,倒塌房屋1250余间,死亡43人,350多人无家可归,另有多处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500余人需搬迁,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汤河乡境内矿产资源有磁铁、金、石煤、钼等。
汤河温泉资源是罕见的“高锶富硒”温泉种类,其温泉从峡谷石缝中喷涌而出,温度高达49.5°℃,富含硒、锶、氟、铁、钙、镁、磷等四十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常浴此泉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体质、增加抵抗力,并对高血压、心脏病、风湿、皮肤病等有一定疗效。
汤河境内有珍贵稀有树种红豆杉,种植面积达1500亩,其中树龄达到500年以上两株。
汤河乡有耕地面积4200亩。
截至2023年末,汤河乡辖区户籍总人口9346人,男性5003人,占53.53%;女性4343人,占46.46%;以汉族为主,有回族、壮族、白族、布依族、侗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占全乡人口0.16%。截至2023年,汤河乡常住人口4018人。
2023年,汤河乡财政税收298万元,总部经济税收完成(县本级)1526.43万元,招商引资完成1.034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5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4万元,新培育入库“四上企业”1家,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27亿元。
2023年,汤河乡实现农业总产值0.5亿元,比上年增长5%,农业增加值0.2亿元。
汤河乡粮食作物以玉米、大豆为主。2023年,生产粮食1170吨,人均114千克。主要经济作物为食用菌香菇、木耳,产值超过60万元。
汤河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23年,生产肉类220吨;畜牧业总产值0.0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
截至2023年末,汤河乡累计造林0.032万亩,林木覆盖率91.5%。2023年,水果种植面积0.076万亩,产量2000吨,主要品种有猕猴桃、核桃、柿子、板栗。
2023年,汤河乡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27亿元。
截止2023年底,汤河乡有1家银行开设了分行,存款余额14095万,贷款3130万。
2023年末,汤河乡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62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1所,在校生212人,专任教师2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23年末,汤河乡有综合文化站1个,9个村建有文化大院和图书室。
汤河乡2019年底脱贫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县系列部署要求,主动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围绕“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基础工作全面过硬、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等重点任务,有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发展,有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显著,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整体工作态势稳中向好。
2023年末,汤河乡有邮政网点1个,村村设有邮政投递点,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2个。
2023年末,汤河乡境内有主干线公路2条。
因乡政府所在地南侧老鹳河畔有一温泉,名“汤池”,故名汤河乡。
裸浴民俗:汤河当地人自古以来就有露天温泉裸浴的习俗,历代地方志多有记载。古时,汤河温泉往往是谁先占着谁就洗,男女之间经常争洗温泉而发生“战争”。民国时曹靖华之父曹植甫在此执教,为解决男女争浴的矛盾,制订了“男界一、四、七,二、五、八,女界三、六、九”男女轮日共享泉水的规则,留下不朽佳话。2000年,河南省旅游规划专家组在此进行野外考察时,大为惊叹,誉之为裸浴文化,属国内罕见,省内仅有,而且在国内九大裸浴场中,汤河温泉是原始纯正的天浴之地,是真正的历史民俗遗留。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男子外出者多,女子相对居家者多,且多承担洗衣等家务,男女洗浴时间出现明显不平衡,引发群众多次向政府反映和提议,要求增加女子洗浴时间。当地政府经过广泛征求群众和社会各界意见,决定将男女洗浴时间改为“男单女双”,即逢农历单数日子为男洗,双数日子为女洗,于2012年2月14日起试运行,并在乡人代会上通过代表讨论表决,以大会决议形式予以正式确定。至此,男女洗浴时间不平衡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一年四季,男女都能够按界定时间,在大河岸边,轮日裸浴,向着蓝天白云,尽情淋浴,众目睽睽之下,旁若无人,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原始风情。远远望去,如一幅流动的人体水墨画,令无数外来度假的游客感叹、称奇。省著名历史学家单渊慕到汤河考察后曾赋诗一首:夜宿汤河青山下,一夜涛声来入耳,对崖数十裸浴女,微雨清晨洗文化。汤河裸浴在全国九大著名裸浴场所中,它是唯一最原始、最纯正的裸浴,是真正的历史风俗所在。汤河洗浴习俗于2021年被确定为第五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卢氏县汤河乡汤河村,由郑州市公交公司投资,总投资3200万元,占地面积为6784平方米。度假区分接待中心、室内温泉区、露天温泉区、裸浴体验区、山墅客房区、民俗裸浴区六大部分,设立五行汤池、温泉石板浴、温泉游泳池、溶洞汤池、木桶温泉浴、山墅汤池、裸浴汤池、休息大厅等服务项目。近来来,汤河温泉度假区加快以“文旅医养一体化”为品牌标识的健康产业体系建设,用原汤温泉水与中药充分浸泡融合而成,打造出茱萸浴、当归浴和五味子浴的“中药温泉”,通过热温泉与中药的共同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能让皮肤对药物快速吸收,从而达到增强免疫力,调解亚健康的作用,深受省内外游客青睐。2023年12月,汤河温泉度假区被授予“河南省工会职工疗休养基地”。
龙门山庄位于汤河乡三坪村中里坪组,占地面积500余亩,具有独立接待游客娱乐、休闲和辅助熊耳山风景区分流安置游客休整的双重功能。
中里坪水库有均宽170米、长5千米的湖面、面积1平方千米的湖心岛以及两侧“三沟四梁”的自然风光等。
汤河乡杨家庄村柴家沟组现存数百株野生红豆杉,其中树龄500年以上的2株,树径2米有余,当地村民称为神树。
20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纪念红二十五军北上途中,佯攻部队在汤河乡大坪村鹞子垭的战斗历程,大坪村部分在外乡贤,汤河乡党委、乡政府,大坪村村委共同商议研究决定,启动马路沟鹞子垭红色纪念地项目。2023年县老促会投入40余万元建设鹞子垭红色纪念地项目,目前已施工完毕,现有廊道、亭子、红色展览馆、平板桥及配套设施(道路设施、绿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