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县官坡镇红二十五军旧址简介
卢氏县官坡镇西与陕西省洛南县毗邻,西南与陕西丹凤县接壤,距县城69.5公里,全镇14个行政村(社区),2.6万人口。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官坡镇兰草村,该纪念馆是以红二十五军长征途径卢氏,军队驻扎兰草期间为历史背景,集基本陈列、红色教育、研究交流、文物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纪念性展馆。
一、特色做法及经验
1、红色资源保存完好。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现存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25间,其中主展厅3间、东西厢房各3间(军部领导人住室、会客室、将星闪耀),武器展厅3间、生活用品展厅3间、炊事班3间,其他7间,保存完好,另存有部分照片、床等革命遗迹、遗物。展室有版面27块,展物300余件,详细介绍和展示了红二十五军诞生、发展、长征等重要历史过程,展现了红二十五军伟大的历史功绩。
2、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纪念馆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丰富的陈展资料、详细生动的讲解材料及较为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工作人员队伍稳定,配备专职讲解员12名,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与旧址同院的是卢氏县红色教育培训学院,集饮食、住宿和拓展训练于一体的教学基地。占地6.5亩,建筑面积3770平方米,现有住宿房间54个间106个床位,多媒体会议室3个,60㎡ 教室4个,20㎡教师办公室2个,餐厅3个,100㎡厨房1处,可同时满足120多名学员在学校吃、住和学习等。在纪念馆外东南300米处,有占地3.45亩的红军文化广场,建有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碑、纪念亭、舞台等纪念设施。纪念碑底座为正方形,边长6.82米,高15米,广场总投资60万元,已成为当地群众、外来游客文化活动和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
3、品牌打造知名度高。1996年,卢氏县对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建立了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同年,中央电视台7集文献纪录片《北上先锋》摄制组在红二十五军纪念馆拍摄。2003年5月,红二十五军纪念馆被三门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与纪念馆同院的“兰草小学”被中共中央党校、共青团中央、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等6家单位命名为“红军小学”。2012年9月,徐海东之女徐文慧一行到纪念馆参观,并为纪念馆题词“红色兰草,继往开来”。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2014年作为卢氏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点,接待各类团体和个人4.2万余人次;2019年,作为三门峡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学点,接待来自三门峡市各县(市)、区及郑州、洛阳、南阳、陕西洛南等地干部群众每年逾5万人次。2020年至今,红二十五军长征纪念馆逐渐提高知名度,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源源不断的走进红二十五军纪念馆,开展学习交流,传承红色基因。
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教育活动形式不够新。仅仅以本地讲解员、聘用讲师临时讲课、拓展训练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覆盖面不全,培训纵深度不够。
2、活动受众群体不够广。目前接受廉政文化教育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主,广大群众参与度不高,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3、阵地建设规模不够大。官坡镇红色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可发掘的廉洁因素较多,目前仅兰草村街道形成规模,其他红色文化点未开发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这一主线,充分依托官坡镇兰草村现有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长征纪念馆、徐海东养伤处旧址、红二十五军借粮处旧址等红色资源,依托烟叶、中药材、食用菌、黄花菜、兰花种植优势的绿色资源,依托兰草河、大涧沟、小涧沟水景蓝色资源,依托保存相对完整的百年历史豫西民居街巷古色资源,打造“红色资源+绿色资源+蓝色资源+古色资源”的总体建设格局,延续“塑灵魂、联产业、融乡村、聚人气”的发展战略,按照“红绿相映”的工作思路,通过主题化、创新化的形式打破红色旅游产品局限,以旅游为窗口,形成一体化运作战略。进一步突出“红色传承、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三个示范系列项目建设,将卢氏县官坡镇兰草村建设成为红色美丽村庄,打造成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红色旅游示范村、红色文化研学基地和廉政文化教育培训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