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乡简介
一、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沙河乡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卢氏县沙河乡沙河街
联系电话:0398-7466128
邮 编:472245
电子邮箱:shahe128@163.com
政务公开负责人:党瑜15639824018
政务公开科室:综合办
具体工作联系人: 李博 18239850586
办公时间:春冬季:上午8:00--12:00 下午2:30--5:30
夏秋季:上午8:00--12:00 下午3:00--6:00
二、乡域简介
1、概况
沙河乡位于卢氏县中部,县城西北浅山丘陵区,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98个居民组,4887户,14786人,耕地面积33427亩,林地11.2万亩。据《陕州志》载:“县西三十里有沙窝川”,上古洪水期为一湖,传说大禹治水凿开前川的石峡后,水落砂石沉积成为沙窝,年久音转为“沙河”。
乡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种植烟叶历史悠久,素有“烟叶之乡”的美称。全乡耕地面积3.3万亩,其中烟叶面积2万亩,占全县烟叶面积的六分之一,是豫西乃至河南的重要烟叶生产基地。
2、历史沿革
明末至民国19年(1930年)前属居仁里,民国19年后划为第七区,民国21年(1932年)并入杜关区为一个联保,民国31年(1942年)改为传道镇(传说孔子曾在此讲学、传道,故名),辖10个保,1947年解放,设为三区,1951年区迁驻潘河,将原辖之沙河、王家、三角、张家、留书5个乡划归一区,1955年区改为中心乡,划归一区的5个乡除涧北一个村留归一区外,其余复归沙河乡,1958年成立沙河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建乡。2020年村居合并后,现辖张家、杨家、颜东、沙河、果角、寨子、三角、留书、周家、大王10个行政村。
3、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辖10个村委会(98个村民小组)
4、地理条件
沙河乡北以尖疙瘩、石牛岭与杜关镇为邻,西部与潘河乡接壤,南端伸入洛水北岸的潘河城郊接壤处。全乡地势北高南低,土壤肥沃,水质优良。沙河、果角、三角、张家有大片河岸平地,留书、周家、王家均为黄土原。沙河自北向南流入洛水;东有哺育河与沙河平行,自北而南入洛水。三角村青石关为古代豫陕关隘屯兵处。张沙、沙涧两条县乡公路与209国道相接,交通便利。
5、自然资源
林业资源:有乡村集体林场2 个,林木主要树种有刺槐、核桃、连翘等,稀有树种有油松、白皮松等,尤以刺槐为名,五月初槐花飘香,是上等槐花蜜的主要产地。矿产资源:有钾长石、石英、铁、磷、铜等,以铁、磷、钾长石为主。水利资源:兴建于1974年的葫芦湾水库,为堆石坝,总库容 166.24万立方米。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尤以冠云山风景名胜区、将军岭风景名胜区、留书岭翰园小碑林等景观单体为优,为县内著名文华旅游景点。
6、交通建设
沙河乡距三淅高速卢氏出口10余公里,另有一条13.2公里的柏油公路与209国道相接,交通十分便利。
7、集镇建设
该乡高起点高标准做好镇区规划,对沙河老街区进行升级改造,实施街区亮化美化工程;对东西沙河进行河道治理,实施河道景观工程,逐步形成以镇区河道为中线,沙河新区、老区相映成趣的小集镇美丽画卷。在沙河新区再建高标准搬迁点一个,配套公园一处,用好同步搬迁政策,计划将最偏远的寺沟整村搬迁至此。整个镇区打造成为宜居宜游的卢氏后花园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以公路沿线8个村为重点,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全乡村容村貌,培养群众整洁意识。巩固张家、沙河、颜东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施果角、留书两个村整村推进工程,工程项目稳步推进。
投资1500万元,实施街道美化亮化工程,铺设街道雨污管道2000米,硬化街道1.5万平方米,建设东西沙河景观、绿化亮化等工程;投资372万的沙河张家村春晖易地搬迁安置点房屋主体竣工,简装修已完成,贫困户于12月10日搬迁入住;投资302万元的沙河敬老院春苑易地搬迁安置点房屋主体竣工,简装修11月底完成,12月初群众入住。
8、经济发展
沙河乡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经济提速的重要抓手,围绕绿色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到位资金大幅提升,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021年完成税收1347万元(其中工商税247万,烟叶税1100万元),占任务数1129万元的119%,全县排名第一;招商引资完成1.6亿元,占任务数1亿元的160%,全县排名第五。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亿元,占任务3亿元的101%,全县排名第四。
9、社会事业
近年来,沙河乡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紧紧抓住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的有利机遇,全方位加快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县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下,倾力打造了县图书馆沙河分馆,馆内藏书达5000余册;落实社会保障脱贫措施,扎实做好城乡保低工作和残疾人“两项补贴”,人口计划服务类各项指标圆满完成;完成2个省定贫困村村级卫生室建设任务,极大改善群众医疗卫生条件。
10、旅游资源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围绕“三线一廊”全域旅游新发展理念,按照“卢氏后花园”的目标,推进旅游业发展,逐步实现“农旅”融合,倾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特色樱花小镇美丽沙河升级版。
(1)冠云山将军岭景区主干道11.3公里旅游公路全面完成,在景区沿线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在道路两侧交叉栽植北栾树和金叶榆树各6800株,形成与道路相映成辉的新面貌,投资75万元在将军岭沿路建设大型牌坊1座,观景台1座,内设凉亭1个、石桌椅若干、休闲走廊1处,配套建设观景石子路以及小型花园。2017年5月1日冠云山将军岭景区游客接待服务中心正式开门迎客,标志着冠云山景区沙河境内将军岭景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沙河境内旅游业零的突破。(2)依托三城联创为基础修建了张家村蔬菜采摘园、留书岭核桃观光园、李家岭核桃观光园、三角村蔬菜采摘园,在张沙公路上修建旅游厕所3座。加快留书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步伐。(3)将“云岭”品牌核桃作为旅游商品进行推广营销,逐步实现“党建+旅游+电商”发展模式。(4)依托冠云山景区重点打造自驾游,鼓励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开发旅游商品,将双庙等村建设成为服务景区的乡村旅游示范村,让公路沿线成千上万百姓因旅游公路的畅通,按期精准脱贫,让沙河的旅游业再上新台阶、乡域经济蓬勃发展。
11、历史名人
张永清
曾用名张永卿,笔名岩泉,汉族,1951年生,卢氏县沙河乡人。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理事、陕西省长安书画院副院长、广东省书法特约顾问等。国家一级书法家。他的作品曾被英、法、美、日、新加坡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并在国内多家报刊上刊登,先后入选中原书画《跨世纪优秀作品选》获金奖,入编《海峡两岸名人录》。1994年4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题名的《张永卿书法选集》出版;2003年被评为“陕西十大新闻人物”并载入书册;曾为香港《知识与命运》一书、广州“世纪明珠"酒家、深圳宝安“荔山宾馆”、“荔山食府”等题字署名;2001年为台湾一位收藏家书写《红楼梦》全集(1厘米见方的小楷);为香港著名企业家田家炳博士题字留念等。
陈奇
陈奇,卢氏县沙河乡人,河南卫视《梨园春》明星描主,现工作于河南明星描主大爱剧团,2013年1月正式拜师著名曲剧红脸王李振乾主攻须生。2014年又拜曲剧表演艺术家胡希华为师,学习丑行艺术。他的经典唱段曲剧《李天保娶亲》、《李豁子系列》、(五福临门》、《三娘教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张宝生
张宝生,笔名熙元,1981年生于河南卢氏,善缘斋主。自幼深受父亲影响,酷爱书法,幼时管临习楷书颜真卿《多宝塔碑》、《勤礼碑》,行书临习王曦之《兰享序》、米芾《蜀素帖》等。现为中国榜书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丝路起点秦书晋京书法大展”中获优秀奖,参加全省青年书法篆刻大展等。2008年至2016年管为港台收藏家创作(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多部佛学经典。
12、特色产业
坚持稳产增收,不断扩大烟叶、辣椒、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为持续推进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是持续巩固烟叶产业。沙河乡今年611户烟农共计种植烟叶16970亩,为鼓励群众发展产业,在烟草公司对于新开垦烟田给予每亩100元补贴的情况下,乡政府再补贴100元,不断扩大烟草种植面积,实现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同时完善烟叶产业相关配套设施,今年以来新建、改建电烤房共计215个(新建117个,改建98个),截止目前全乡共计305个电烤房。同时乡政府免费提供砂石,帮助群众硬化电烤房周边道路,方便群众完成烟叶后续加工、售卖。二是发挥好大棚产业的劳务增收功能,鼓励引导农户积极承包经营,提高收入增幅。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双绑”机制,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着力打造核桃产业示范带。对全乡70万株核桃,持续加大核桃综合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品质,延长产业链条。2021年新栽植核桃1305亩,全乡核桃总收入640万元。今年计划栽植2000亩“绿岭”和“香岭”品种核桃,实施坡改梯项目改造土地2000亩,在已完成高嫁换头3200亩的基础上,实施核桃品种改良计划,提高综合管理水平,通过召开专题会议、成立核桃产业专班、建立核桃管理专业队伍、对接核桃加工企业提前介入等举措,专班推进核桃示范带的打造,持续带动群众增收。四是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套种辣椒、红薯、中药材等,提高亩产收益。加强农业产业延链强链建设,在商标注册、绿色产品认证、合作社及企业提级上下功夫,发展绿色、现代产业。通过金融扶贫贷款,通过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年终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 1.8万元以上的预期增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