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卢氏县人民政府 > 组织概况 > 文章详情

卢氏县官道口镇简介

发布时间:2022-06-07 09:12 来源:卢氏县县政府 作者:

   

一、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官道口镇人民政府

单位地址:卢氏县官道口镇官道口街

联系电话:0398-7100178

    编:472211

电子邮箱:gdkdzb@163.com

政务公开负责人:崔鹤翔  

政务公开科室:综合办

联系人:张凯凯  

二、镇域简介  

     官道口,地处卢氏县北部,东与洛阳市洛宁县故县镇相邻,南与杜关镇相邻,西与灵宝市苏村乡接壤,北与灵宝市寺河乡为邻,总面积212平方公里,辖区共有8个行政村,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官道口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南省经济发达镇体制改革试点镇、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河南避暑旅游目的地、三门峡市“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其中新坪村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总人口21460人,常住人口17028人。少数民族人口中主要以回族为主,总共733人,占总人口3.4%。

1.历史沿革

据传说该镇地处官、商来往卢、灵、洛三县必经之道,又系四山环绕,地势险要的隘口,因而得名“官道口”。

明末至民国19年(1930年)前属尊贤里,1930年后撤里划为四区,民国31年(1942年)改为平等镇。1947年解放,将原属灵宝县辖的百间房、秋凉河、岭南和官道口街以桥为界的北半部划归卢氏官道口,属杜关区。1956年建官道口中心乡,1958年转入杜关公社,1961年恢复杜关区,分设为官道口公社。1965年撤区,仍并归杜关公社,1971年分设官道口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建乡政府和经联社,分管行政和经济。1995年元月,撤乡建镇。

2.地理

地质条件--中元古代官道口群命名地

官道口群由下而上包括高山河组、龙家园组、巡检司组、杜关组和冯家湾组,归属中元古代晚期:含燧石条带状白云岩和厚层白云岩的龙家园组呈带状分布于官道口、张家坡、草术桐以南、八宝山以北地区。

地形地貌--崤山中段,中山丘陵、北雄南秀

官道口镇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880米,历史上由于众多河流的切割,山体破碎较重,次级分水岭纵横交错,呈现为一种波状起伏的中山地貌景观。境内豫西大峡谷多有险峰峭壁,长约30多公里,西侧山峰在海拔620~1111.2米之间,宽度30~50米,峡谷弯弯曲曲飘落在巍巍秦岭群山之间

气候条件--大陆季风,避暑胜地

该镇地处浅山区,平均海拔在800至1500m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19.5℃。春、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秋、冬季为西北风,年降雨量632毫米。无霜期150天左右,日照时数2200小时,日照率为50.2%。

河流水文--水量不均,水质不高,南富北贫

官道口镇境内有三条主要河流;东幽河、浔屿(南幽)河、官道口河(秋凉河)

东幽河源于三官庙村,流经郭埝村、磨上村,流入洛宁境内。浔屿河源于金家沟村和庄科村,流经耿家村.新坪村,流入洛宁境内。秋凉河源于耿家庄村和寨上村,流经原永渡村、官道口村、百间房村、秋凉河村、岭南村,流入灵宝境内。另外,杜关河在镇域两边界短暂流经官道口镇永渡村,境内段称沙沟。

3.行政区划

官道口镇辖官道口、将军山、南幽、新坪、东幽、果岭、石大山、下幽8个行政村,1个安居苑搬迁社区,共110个居民小组。

4.交通建设

三淅、郑卢两条高速交汇于镇区外围,并设出口(豫西大峡谷);G209、G343交汇于镇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9个行政村(社区)均通水泥路,组组通道路覆盖90%以上

5.集镇建设

2021年末,官道口镇镇区常住人口8000余人,城镇化率36.9%,建有综合性商贸市场一个,容纳商户50余家,镇区有商贩80余户,各项生活需求均可满足。

6.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镇耕地面积51965.756亩,农业人口户均耕地10.39亩,其中种植粮食作物29719.57亩,林地195700亩。

矿产资源矿藏有铁、锰、铜、硫、石英等,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但储量很小,无开采价值。

林业资源镇内有八一林场和石大山林场。

水资源较为贫乏,只有七个村有地表水,地下水埋深50米以上,开采价值不高。城镇饮用水极度缺乏,并且含钙量高。通过从杜关镇引水20余公里解决5个村的饮水问题。

7.经济发展

2021年官道口镇围绕“烟牧果药游”五大传统优势产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为指导,着力引进企业,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使经济发展保持较高水平。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升。2021年,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任务,其中全面完成正常性税收收入996万元,占目标总任务的100%;完成烟叶税收任务897万元,占目标总任务的126%;完成招商引资任务2.08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3.5137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01%。其他各项目标均已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鑫生源果品基地实现1000亩挂果,销售达到400余万元。目前果品基地一期已建成6000余亩,其中梨2000余亩、苹果4000余亩,建成了10000吨果品冷藏库及果品分拣线。果品基地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果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全部采用当前最先进的“篱架式”栽培模式,全部实行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全部实行果园智慧物联网数字化管理,全部增施生物有机肥,全部采用农业、物理、生物方法无害化综合防治病虫害,全面按照有机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标杆性有机果品高新技术示范基地。

豫西大峡谷景区在进一步优化提升的基础上,和豫西百草园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两个景区互为补充,效果显著。豫西大峡谷、豫西百草园景区年吸纳游客35万人次,门票经营收入1600万元,综合营收1.2亿元,旅游业综合收入超过4亿元,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超过34%,第三产业规模逐渐壮大。

8.社会事业

公共服务建设方面

建成官道口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完成243户搬迁群众搬迁入住;

修建村级道路30条,共计32.89公里,涉及5个行政村,33个居民组,为3000余群众出行提供方便;

提升景区12.5km道路,铺设柏油,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整合全镇行政审批事项权限,在官道口社区楼下设立200㎡的官道口镇便民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理各项业务。

社会保障方面

    2021年共发放低保户补贴2865360元,发放五保户补贴1771680万元,残疾人补贴发放699120元;发放临时救助金6万元,实现城乡医疗保险覆盖率97%,养老保险缴纳率90.55%以上,做到贫困家庭全覆盖;转移农村劳动力11239人,创造就业岗位525个。

教育卫生方面

开工建设镇中、小学易地新建项目;

建设产业扶贫培训基地2个,开展实用技能培训12次,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实现就业30余人次;

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个,配齐配好村医,做好基层医疗服务保障;

落实了贫困户就医先看病后缴费政策,并实行了贫困户住院费用减免10%的帮扶政策。

平安建设方面

完善了镇村两级监控体系,安置小区、学校等重点单位实现了监控全覆盖。

对善心汇、全能神等非法传销、邪教组织进行了重点打击,有效的净化了社会环境。

    2021年,共办理信访案件12起,12345政府热线136起,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5起。

环境综合整治方面

完善公共卫生设施配置。累计投入资金68万元,购置移动式垃圾箱150个,垃圾清运车2辆,公共卫生厕所5个,修建垃圾填埋场3处。

深入开展绿化亮化美化提升行动,在辖区209国道、343国道沿线实施通道绿化,植绿补绿,打造公共绿地、小微绿化公园等16处。各村因地制宜,在村组主要路口已设立特色标识13处;利用边角地、空闲地打造微地形、绿化美化彩化样点30余处;结合“春季公路养护大会战”活动,推动实施宜林路段植绿补绿、路树涂白、路肩培护和路宅路田分家,已整理路肩75公里,新栽、补栽大叶女贞、紫薇等3000余株、种植三叶草等50余公里;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户容户貌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等制度,动员农户拆除残垣断壁、全面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因地制宜推进“五园”建设,目前已精心打造“五园”36个,在建40余个,新增“五美庭院”120余户。

    2021年共发动村组党员干部、公益岗、志愿者3500余人,出动车辆器械150余台次,拆除违建80处3655.5平方米,清理河道沟渠30余处,治理乱堆乱放150余处,清运垃圾300余吨,人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9.旅游资源

官道口镇旅游资源丰富,比较成熟的有豫西大峡谷、豫西百草园两个国家AAAA级景区。已经建成的有石大山抗日纪念馆,除此之外的其他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有石门山景区、将军山、史家大院以及三官庙等。

豫西大峡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奇山秀水、飞瀑流泉、浅溪深潭,怪石幽谷而闻名。峡谷内飞瀑高悬、潭瀑众多、溪流淙淙、潭幽池清、峡谷漂流、惊险刺激;龙泉沟原始林区峰峦叠嶂,林木苍翠,古藤缠绕,野生锦鸡、松鼠、草鹿嬉戏其间,野趣横生;民居一天井窑院内剪纸、皮影戏、木偶戏、猴戏等民俗荟萃。另外还有真人CS枪战游戏和滑索、攀岩、游船等娱乐项目。景区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原貌,与国内其他同类景区格调迥异,特色突出。它表现在大自然的美,突出在山、石、水构成一幅静态与动态为一体的美丽画面,被誉为“中原一绝,人间仙境”。

豫西百草园成立于2014年11月,是由卢氏豫西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是一个集中草药栽植加工、民宿文化体验以及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旅游景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建有以金银花、油牡丹、彩芍药、连翘为主的1200亩中草药示范园区,薰衣草园、紫薇园、菊花台等三大观赏区以及春有樱桃、夏有苹果、秋有石榴、冬有红果四季飘香的百果园和彩叶观赏区。同时,建有“光阴的故事”主题民宿文化展览基地、“激情燃烧的岁月”老照片展览馆、乡愁(特产)专卖市场、豫西特色美食一条街等景点。2017年5月正式对外试营业,已于2017年12月创建4A级景区,与临近的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形成功能性互补。 

石大山:东湾林场总面积8万亩,分布在石大山、塔子山、柏坡、草房四个林区,其中草房林区8万亩。作为国有卢氏东湾林场的核心林区和国家油松科研基地、抗战遗址,已规划开发石大山国际狩猎场。

石门山:石门山风景区位于官道口镇金架沟村,距209国道约4公里,距陇海铁路、连霍高速40多公里,和豫西大峡谷风景区南北相望,景区全长6公里,总面积18平方公里。石门山因恰似门状而得名,山内峡谷奇特,鬼斧神工,断岩峥嵘;谷中瀑溅相连、溪流潺潺、河水清澈.缓如垂练、急如抛珠、瀑蠲如注;石门山山水相连、景点林立、悬崖建栈道、峭壁有攀崖、峡谷有滑道、吊桥空中悬、小桥伴流水、秋下桥、秋千园、休闲娱乐在其间,石门仙景、妙趣横生、特色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金鸡谷:位于官道口镇庄科村境内,景区全长15公里。金鸡谷内山峦叠嶂,怪石林立,树木参天,有大小山峰20多座,各种灌木丛生,古树挺拔,主要树种有桦栎树、鲍榆树、小黄杨、黑松等。金鸡谷顶峰有大片苦栗树林,树形千姿百态,在秋季颜色更为鲜艳,各种花草楚楚动人,形成了春花、秋景、夏绿、冬秀美景。内有两株据传西汉年间生长的核桃树,直径三人不能合抱,当地人称核桃树王。

十里沟:位于官道口新坪村,生态环境优美、有山、水、静、凉、幽等特点,林果业基础较好,建有豫西百果园。

史家大院:官道口镇杨眉河村瓮观史家大院位于官道口东南群山环抱之中,北与灵宝寺河乡相连,东和洛宁县为邻。现存的史家大院为清代官宦民居建筑群,在明晚期为名门旺族所建的大院,占地30余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5个院落,存留房屋128间,其中96间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上花园已毁坏。整个院落布局严谨,史家大院东有大门、二门,进入二门后有稍门,后角门, 呈上、中、下三层。房门、窗棂装饰讲究,雕刻精美,还能清晰地看见房门、窗棂上木刻的人物、花鸟、神龛和走兽。整个院落屋宇轩昂,风格古朴典雅。2013年7月,史家大院被列入河南省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李密墓:位于官道口镇三官庙村南,唐代墓葬,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密(582年--618年)隋末瓦岗军首领。与王世充交战失败后降唐,后又叛唐,在三官庙被唐军伏兵所杀,葬于此。面积约1500平方米,墓冢高14米,一角被洪水冲毁。

历史名人

史守谦生卒年不详,为史家大院可记载的最后一任主人,曾出任辉县(卫辉市)正堂(清府县的长官)。

10.特色产业

    有机果品生产基地,三门峡鑫生源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在卢氏县官道口镇果岭村、东幽村、将军山村高标准规划建设有机果品生产基地,有序推进物联网、果品冷藏库、生产道路、水利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集种植、产品深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果品基地一期已建成6000余亩,其中梨2000余亩、苹果4000余亩,建成了10000吨果品冷藏库及果品分拣线。果品基地全部达产后,年总产秋月梨可达800万公斤、苹果可达1600万公斤,年总收入可达2亿元以上,年纯收入可达7000万元。

华昱五味子产业基地建于2019年3月,截至目前在耿家村金家沟种植五味子1000亩,120万余棵,埋设地下滴灌管50万米,栽植水泥杆11万根,周围护栏2万米,铺设除草膜50万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项目实施后每年带动贫困户120余人通过劳务实现薪金收入2万元以上;带动60余户贫困户,实现土地租金每亩500元以上,共计50余万元。

山水隐庐美宿集群微度假综合体位于官道口镇新坪村寺上组和焦沟组,建筑面积40余亩,总投资5000万元,打造河南省民宿产业化发展样板基地、自然科普教育研学基地和党建与乡村振兴示范基地三大基地。   

该项目兼具民宿集群、文创、休闲度假村落和农耕体验功能;整体利用现有自然村现有的农居、集体资产等建筑,对建筑设施、村落环境进行合理改造和整修,全面升级建筑内部装修配饰和设备,配套物业管理、服务机构,以达到接待中高端人士休闲度假标准。该民宿集群有35套民宿、20座院落、40个客房;接待中心、会议中心、餐饮中心可以同时容纳200人会议和150人就餐,康养中心可容纳30人,研学基地可同时容纳100人入住。

蜜蜂小镇位于官道口镇南幽村,紧邻007乡道,一期计划投资903万元,规划面积31000平方米(46.5亩),主要建设数控物联网中心、蜂情亲子乐园、秘境花海研学基地等,同时对附近民居进行风貌改造,推进荒山绿化、抚育蜜源植物,聚力依托一批企业、搭建一个平台、做强系列品牌、强化多种合作等举措,引领蜂产业健康发展,建成蜜蜂小镇。

    岭南高山苹果1500亩SOD高山红富士苹果种植基地。

烟叶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万亩以上,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有将军山村年种植烟叶面积5000亩左右,被誉为“河南种烟第一村”。

连翘全镇连翘野生+人工种植面积达50000余亩,初春时节,漫山遍野的小黄花,吸引各地游客驻足。官道口连翘,品相好,药用价值高。

核桃全镇核桃种植面积2万余亩,核桃品相一般,但含油量高。

11.红色历史

石大山抗日战役纪念碑:石大山位于官道口镇西北部5公里处,海拔1900米,为崤山西部山峰。石大山悬崖峭壁、地势险峻、雄关漫道、易守难攻,由于它周围地势险峻,加之正南是将军山,中间突出一道“鱼脊梁”,便成为峭函古道通往南部的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地。石大山战役为豫西抗战最后一个战役,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国军为夺取石大山战役最后胜利而做出了重大牺牲,近千人为国捐躯。战后烈士遗骨均葬于陈家岭,抗日英灵,长眠石大山下。

石大山抗日战役纪念碑矗立于官道口镇东北5公里处,209国道东侧。由一块约6米长、2米高的巨大片石制作而成,纪念碑底座由水泥打造,外镶褚红色墙砖。石碑名由蒋介石之孙、蒋经国之子、国民党原副主席蒋孝严先生题写,凹刻进巨石之中,鲜红的油漆勾描之后,百米之外依然可以看到她夺目的光彩。

12.文化特产

官道口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书画文化、皮影、剪纸、木偶、猴戏、奇石根雕及回民特色文化。近年来,官道口镇为城镇举办一年一度的农民文化艺术节,设置有舞龙、扭秧歌、小竹马、踩高跷、划旱船、广场舞、握杆等主要演出内容。同时定期邀请歌舞团表演节目,前来观看的群众超过一万人,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诸如此类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既活跃了官道口的文化生活,又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欢乐,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为活跃乡村文化氛围,繁荣农村文化生活做出极大的贡献。


 


 


上一篇: 官道口镇简介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